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正文

苹果M1设备实现Windows 11运行,技术新突破引发热议

科技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那就是有人成功在苹果自家的M1芯片电脑上,不是那种有Intel芯片的老款Mac,而是直接用着苹果自己研制的M1、M2甚至M3芯片的电脑上,顺利运行了微软最新的Windows 11操作系统,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关注,是因为在过去,这几乎被认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消息最初是由一位网名叫“Mysk”的开发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来的,他展示了在一台搭载M1芯片的MacBook Air上运行Windows 11的整个过程,系统看起来非常流畅。

要知道,苹果电脑从2020年底开始,就逐渐用自己设计的ARM架构M系列芯片,取代了之前用了很多年的英特尔x86架构芯片,这两种芯片的底层语言完全不同,就像一个人说中文,另一个人说英文,直接沟通非常困难,Windows系统传统上是为x86架构编写的,所以当Mac换成M芯片后,用户想通过以前那种“Boot Camp”的方式直接安装Windows就变得行不通了,Boot Camp是苹果在Intel芯片时代提供的一个官方工具,可以让用户非常方便地在Mac上分区并安装Windows,实现双系统启动,但到了M系列芯片时代,苹果明确表示不支持通过Boot Camp安装Windows。

苹果M1设备实现Windows 11运行,技术新突破引发热议

这次的技术突破是怎么实现的呢?它并不是复活了Boot Camp,根据开发者“Mysk”和后续一些技术博主的分析,这个突破的核心在于巧妙地利用了开源工具,其中一个关键角色是一个名为“QEMU”的开源虚拟化软件,简单理解,QEMU就像一个非常厉害的“翻译官”兼“舞台搭建师”,它可以在M1芯片这个“中文环境”里,模拟出一个“可以说英文的环境”(也就是虚拟出一台x86电脑),然后让Windows 11在这个模拟出来的环境里运行,但这还不够,因为Windows 11 for ARM版本本身,也需要一个特殊的“翻译层”来运行那些原本为x86设计的应用程序,这个“翻译层”就是微软自己开发的“x86仿真器”,整个过程可以理解为:在M芯片的Mac上,通过QEMU虚拟化出一个ARM环境的Windows 11,然后这个Windows 11再利用微软的x86仿真器去运行普通的Windows软件,这是一种“双重翻译”的复杂过程。

尽管过程曲折,但根据展示的视频和截图,运行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系统界面响应迅速,一些基本的应用程序也能流畅运行,甚至还能玩一些像《毁灭战士》这样的老游戏,这证明了技术思路的可行性,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科技爱好者中炸开了锅,很多用户感到非常兴奋,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Mac是因为喜欢它的硬件设计和macOS系统,但在工作或学习中又不可避免地需要用到一些只能在Windows上运行的特定软件,如果能在不牺牲太多性能的前提下,在一台设备上同时获得两种体验,那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知名科技媒体《连线》杂志也报道了这一进展,认为这展示了开源工具的强大力量和开发者社区的创造力。

苹果M1设备实现Windows 11运行,技术新突破引发热议

目前这个方案还远非完美,它仍然是一个需要一定技术背景才能操作的“极客项目”,普通用户很难轻松搞定,这种通过层层转换的运行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性能损耗,尤其是在运行大型软件或游戏时,效率可能无法与在原生Windows电脑上相比,驱动支持也是一个问题,比如M系列芯片强大的显卡性能可能无法被完全调用,摄像头、触控板等硬件的完美适配也还需要时间。

苹果和微软官方的态度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两家公司都没有对此事发表正式评论,苹果似乎更希望用户完全留在自家的macOS生态里,而微软虽然推出了ARM版本的Windows,但其主要合作对象是像高通这样的芯片厂商,旨在推动搭载Windows on ARM的PC设备,他们是否会官方支持在Mac上运行Windows,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不管怎样,这次由独立开发者实现的技术突破,无疑给用户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期待,它证明了技术壁垒是可以被智慧和努力攻克的,即使最终没有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它也极大地鼓舞了技术社区,并促使人们思考未来计算设备形态和操作系统之间关系的更多可能性,正如一位网友在讨论中说的:“这不仅仅是关于运行一个系统,更是关于打破界限。”